个人简介
2016级直博生,师从高维强教授。博士期间发表SCI高水平论文3篇,累计影响因子29.1,曾获第五届“学术之星”提名奖,2020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018、2019年研究生校友奖学金,并入选第九届新加坡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
成长经历
1.学习刻苦,科研出色
博士期间,我在yd12300云顶线路高维强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博士课题的研究。在四年多的科研生涯中,一直专心于科研工作,勤奋努力,认真钻研。在开展博士课题初期,通过不断阅读相关科研文献,我对自己的课题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想法与理解,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讨论实验进度,分析实验方案。博士期间,我首先作为主要完成人和参与者参与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102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81772938,82073104)和上海市科委项目(19140905500,18140902700)等共5项科研项目。我博士期间累计发表SCI高水平论文3篇,总影响因子达到29.1分,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一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IF: 12.121),共同作者SCI论文两篇,分别发表于Oncogene (IF:7.971)和Molecular Therapy(IF:8.986)杂志。
博士期间共完成了两大科研课题的研究,致力于表观遗传基因在肠道炎症性疾病与肠癌中的机制研究。其中,第一个研究成果已经于2019年10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影响因子:12.121),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BRG1基因缺失引起的自噬缺陷导致过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聚集,从而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和肠道屏障完整性受损,以及随后肠道炎症和肿瘤的发生。此项研究揭示了表观遗传基因BRG1可以作为炎症性肠病疾病干预的潜在治疗靶点,为肠道炎症与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另外,我博士期间的第二个研究工作也已经在今年完成,目前正在高水平杂志Molecular Cancer杂志(影响因子:15.302)上修稿,该项工作揭示了另一个表观遗传因子SETD2调控肠道上皮稳态的新机制,可以为与SETD2突变相关的肠道疾病的临床检测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yd12300云顶线路与悉尼大学联合举办的SJTU-USYD Research Conversazione for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会议上进行了科研成果poster展示,并入选第九届新加坡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通过参加这一类型的学术会议,可以一睹诸多科研学者的风采,也可以有幸聆听很多优秀的报告和论文,不仅可以学到许多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术,也对于当前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方向及方法内容增加了解。
2.服务社会,提升自己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担任过yd12300云顶线路的科研办助管一职,负责协助老师们进行科研论文的数据检索与整理以及会务接待和新闻稿撰写等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数据检索能力,同时还锻炼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另外,我还积极参加yd12300云顶线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首先,在2019年10月份担任了上海科技馆志愿者,负责场馆讲解与秩序维护工作,并担任志愿者组长一职;2019年9月到11月,连续三次担任上海图书馆志愿者,负责图书借阅与书籍整理工作,而且表现优异;2019年12月,又担任上海电影博物馆志愿者,负责场馆讲解与秩序维护工作,并且表现优异。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我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了自己的全面发展。
3.投身科研,探索未知
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科学家,那个时候的我还不清楚科学家到底是从事什么工作,只觉得科学家很伟大,可以发现很多新技术,可以推动这个世界向前发展。现在我长大了,成为了一名从事科学研究的博士生,得到了研究新技术和解决疾病难题的机会。到目前为止,炎症性肠病依旧是一个不能治愈的慢性疾病,而且持续的肠道炎症反应,最终还会有较高的概率发展成结直肠癌,因此,深入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对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减少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以及预防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现在炎症性肠病的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所以,我的未来目标就是要继续进行肠道疾病的研究,探索更多未知的肠道疾病的致病机制,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肠道疾病治疗的分子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经过博士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我不断地努力进取,在思想、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我立志不断地提升自己,力争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做一名优秀的博士毕业生。
导师简介
高维强,yd12300云顶线路“王宽诚”冠名教授,MED-X研究院院长。
1982年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同年进入中科院就读研究生并入选CUSBEA项目,1983年赴美,198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及洛克菲勒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93-2010年,历任美国Genentech公司科学家/实验室主任、资深科学家。2010年全职回国。担任仁济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致力于“干细胞与组织发育修复”和“肿瘤发生发展(包括肿瘤干细胞)”机制研究。近年来聚焦肿瘤干细胞、耐药性、诊断和靶向治疗的探索以及神经损伤修复和内耳毛细胞发育再生的研究。他的研究组于2000年在Nature Neurosci.发表了内耳毛细胞再生的里程碑研究成果;2008年Nature杂志对他专门做了采访并专页报道了他对“单个干细胞能够在体重建器官”和“肿瘤干细胞理论”的见解。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Nature, Science, Cell, Neur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Cancer Research 等杂志上发表了约70篇文章。获得48项美国专利。并受邀为美国NIH、英国Wellcome Trust、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以及40家包括Nature、Nature Medicine、Cancer Cell、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评审。现正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也是上海市教委肿瘤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和上海市卫计委重中之重临床肿瘤重点学科负责人。